close

減法過人生



打開五斗櫃最底下的抽屜,就在角落,我發現一個包裝完整,沒拆封的什麼東西,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,但在我抽屜裡,我打開應該沒問題,等打開一看,是個設計新穎的飾品,應該是我在現代美術館(MOMA)買的,但是在哪個MOMA?何時買的?一點都不記得。再翻,又出現有十卷已開封、照過,卻沒拿去沖洗的相片膠卷…..,多少年早已不用膠卷了,想裡面的內容,對現在也沒太大意義了。.

這是我要搬離住了三十多年忠孝東路四段的樓中樓,在整理雜物時發生的事情。當Aki嬸(隱名)帶我到她家,說房子要我重新為她設計時,我著實嚇了一跳。因為平常打扮整潔、做事調理的她,家裡卻是凌亂不堪。兩個漂亮標緻的女兒,她們的房間四處也堆滿雜物。.

「不好意思,我先生二十五年前突然生病走了,為了懷念他,所有他生前的東西與擺設,我都不想動。女兒當時很小,爸爸很愛她們,爸爸所有的衣物都不忍丟,原封不動的掛在衣櫥裡。」她說著⋯⋯又指著佔在客廳顯要位置的老舊音響及錄音帶說:「這也是他當時喜歡聽的古典樂,二十五年來沒捨得搬動它。」 .

的確佈滿了灰塵,難怪,長得如此娟麗的Aki嬸,選擇不願再婚,應該不是沒機會,而是她心已被佔滿,不願捨去。當然,她女兒們也以她為樣,連小學時的作業簿都留下來。這三十多坪的家,早已成了博物館,每個房間都變成了儲藏室。最後她說了一句,使我覺得技窮的是:「雖然我要重新裝修,但這些東西仍要保留。」紀念品已成家裡的負擔;思念已成心中不減的重擔。 .

其實,上一輩的美德也使我瞠目結舌。家母是很勤儉的人,在當時只要用過的玻璃罐,例如醬瓜瓶,都洗乾淨用塑膠袋包好存在床下,她的想法是可用的東西不要丟,以備不時之需,誰都不准去動它。蒙召返天家後,我們去整理她的床下,赫然發現瓶瓶罐罐不下百個。 .

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,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,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。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,到美國住了十年,現又回台北,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,過去他經營的旅館,設計是用”加法”,現在是要求用”減法”,一家比一家精簡,不只成本低,回收快,且整理方便,生意更好。.

”減法”的設計,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道 ”less is more” 的道理。嗯!我想不只設計,現在也可用減法來過生活,以減法來過後半生吧?!其實在世上擁有的越多,煩惱也越多。有一棟房子,有一個煩惱,擁有兩棟,煩惱加倍。財產越多,留給家族子孫的煩惱就越大。最近金融風暴,也可見證那些擁有越多的人就越不快樂。.

基督徒很清楚,”這世界非我家,我們有永生的盼望,在天上,父已為我們預備了一切。”眷念著過去、擁抱世界、將已成空。 .

前一陣子,我為一位建築商做家庭室內設計,兩個兒子的房子都是百餘坪,等老東家房子來委託設計時,我想那不知要多豪華,不想拿來一看,大吃一驚-總面積:二十一坪。「這……」我才在懷疑,他打斷我的話,說:「我打拼了一輩子,蓋了不少房子,也擁有不少房子,想通了,小房子既溫馨又好整理,只剩我兩老,這就夠了,孩子們還想不通,由他們去吧!」.

經上多處都提到,我們在神面前,在世不過是客旅,不過是寄居的。神創造,賜予在世上的一切,我們只能享有,不可能擁有,何必一定要佔有?因此,五十五歲之後的我,非必要的東西不再添購,去旅遊也不再買東西回來了,也不想與風景合照,只拍些使我感動的景緻、上帝創造的美、或設計上的新知。我覺得最要把握的是當下,在此時、此景、此物,親臨的那一刻,我是否真正認真的享受、體會、感恩,那一刻才是需要的。六十歲那年,我把家中多餘的用品、裝飾品、收集的紀念品清了出來,拿去社團義賣,做社區服務經費。家中清楚多了。心裏很明白,現在,”該是以減法過人生的時候了”。 .

好友Coral,是個很好的典範,她曾有過華麗的生活,但同時也曾伴著傷心的往事,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她,並不會抱著過往,自哀自憐,相反的,她清理心情,拋開過去,作光作鹽,積極地投入人群,擁抱有盼望而光明的人生。她清楚在世的一切作為,未來審判的日子,是要經過火煉,方能存留,以換取那永恆的獎賞與榮耀的冠冕。她也見證了積極的減法人生。也讓我想起了聖經上的這金句:”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”.

再次提醒自己,放下對世界的慾求,放下心中的掛念,卸下對人的恩怨,過減法的生活,輕鬆的面對人生,就是單單地仰望神。.








資料來自 瑞麗女性網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謝謝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好一個夏天 的頭像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