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【小孩是我的老師】
文\李哲

我常常聽到訪客說:「我要尋找一位名師,然後拜在他門下學習。」

某天我讀到于美人的書,其中她寫到一篇關於她兒子買MP4的故事,我覺得很有趣,而文章的大綱是:于美人的兒子想買MP4,就在當時市場只有MP3的時候,鮮少人知道有MP4這個新商品,甚至,于美人透過她主持的廣播節目徵詢聽眾「是否知道有MP4這個東西?」
結果,一時間都沒有人知道,于美人斷定,
MP4是他六歲兒子憑空掰出來的科技商品。

後來,沒過多久,許多知道MP4的聽眾,不斷的將消息傳進電台來。大家都有自己一套對MP4的說法,有人說:「MP4是就MPEG-4的縮寫,連這個都不知道。」
于美人不知到甚麼是MPEG?所以這一個不是貼切的解釋。

另一人詼諧的解釋:「MP4比MP3高級,因為4比3大嘛!」這也讓人傻眼。

一位電腦工程師說:「MP4是一種多媒體的應用技術,它結合了音訊、視訊、系統與電腦的的系統……」雖然對方是專業的電腦人士,但也無法讓人一下搞懂這麼多的專有名詞,其中代表的意思。

于美人下班後,問她兒子:「甚麼是MP4?MP3和MP4到底有何不同?」

她兒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說:「MP3只能聽音樂,MP4還可以看影片!」答案簡短、精準,完全解答對於「MP4」的所有疑惑。

我同時又想到另一個故事,是有關於日本某家航空公司,
舉辦字數不拘的旅遊徵文比賽,
題目是「去日本旅遊,甚麼樣最好玩?」
冠軍得主可得大獎,來回日本的頭等艙機票兩張,
以及五星級飯店免費住宿。

活動獲得廣大迴響,投稿作品如雪片般寄過來,各行各業、不分年齡、性別,大家都共襄盛舉。
每位參賽者都絞盡腦汁、功力盡出。

頒獎當天,第三名是一位大學教授,
他以日本歷史故事搭配景點,
以萬言書介紹日本的精緻旅遊。教授說:「這樣最深度。」

第二名是一位旅日達人,他每年都造訪日本數十次,
足跡遍及全國各地,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,
撰述每一個地區的人文、景觀以及美食,
寫出上千字的「吃、喝、玩樂在日本」
達人說:「這樣玩,最盡興。」

一位小朋友靦腆的上去領獎,他是冠軍。
讓人跌破眼鏡的是,他只是一個小學生。
而他,只用了十個字:「跟好朋友去旅遊最好玩!」

我想大人已經習慣用邏輯分析、理智判斷,甚至研究剖析,
以固執己見、嚴肅的態度來看待人世間的一切了,
但這是最好的方式嗎?
我們是否還在沾沾自喜自己地位、成就以及多高深的見解,
而已經喪失了最簡單的快樂,而不自覺呢?

簡單的一句話:「跟好朋友去旅遊最好玩!」
更勝於多麼絞盡腦汁多麼特殊的推薦玩方法。
因為,這是最單純的快樂不是嗎?

如果,你們還不清楚我要傳遞的「簡單、單純」,
沒關係,我再說一則故事。

高露潔牙膏公司,在美國徵求「如何提升銷售業績的策略辦法?」
第一名,獎金100萬美金。

同樣的,所有的策略大師、名校企業管理教授……,
大家莫不使出渾身解數,想要奪得大獎與榮耀。

策略大師的企劃書,分以篇、章、節逐一統計分析,
內容精打細算,條列說明,洋洋灑灑,十幾萬個字。
最後,編印成冊,厚厚一本,非常壯觀。

企管教授,以多年豐富的產、學經驗,實務操作加理論,他的論述主軸落在,商品差異化、提昇售後服務、如何降低營運成本?以及創造超長的營運績效。
非常精闢。

最後成績揭曉,得到第一名的是一位大學的在學生,
他只以「把牙膏的瓶口加大15%」這幾個字,
就獲得決策者的一致認同。
也勝過萬言千字的論述,當然也抱回100萬美金。

我又聯想到,常聽到一些學道的人說,
某某人學佛幾十年修得很好,
他(她)每天都早晚課,唸經百遍,而且倒背如流,
講經說法非常精采有魅力,很多信徒護持,
他(她)簡直就是神佛的化身。

我不知道那一些人修得怎樣?我興趣不高。

我只知道,佛所說的都指向「自己的心」,
祂要我們在自己的「心」中用功,
祂希望我們雖然身處娑婆,但不被這五濁惡世影響,
不受世間一切的羈絆。
如果,我們能將感官注意力的90%,覺知在自己的心中,
祂會說「你們修得還不錯!」
又如果,能戰勝自己「心」的作祟,
不受想法、情緒、感受左右牽制。
佛祖祂老人家,都會向我們敬禮的!

請注意,佛他並沒有說,那一些唸經很厲害的,
受很多信眾供養的人,他們修得不錯喔!
甚至,那一些神佛代言人,所謂的「乩身」,
我們絕對不要沒智慧、沒思想,
一味的錯信那一些人,就是神佛本身。
人是人,神佛是神佛,兩者不可混淆,也不會是同一個。
即使,那人誆稱是神佛轉世,那也沒麼了不起,
因為他(她)現在就是人,一切都必須以當人的規範來運作,
該加分就加分,該扣分就扣分,沒有半點豁免權。

尤其既然是「代言人」還不知好歹,私心、惡搞(稍微觀察一下就知道了)
那所受的苦果,只會加倍,不會減少。

離題太遠了,先不論修學的好壞、高低,這也沒甚麼好比較。
至於我們修道學佛,多讀經了解經典的涵義,是好的,
但還是必須將所知、所學,「落實」於對應的人、事,與處世上,
而且最好,能統籌整合我們所有的概念,
我想不外乎就是『放下、不執著』,
就是這麼單純,不複雜,當然也不需萬文千字。

而如何做到「放下、不執著」這就是我們此生的課題了。
我們可以透過觀察,感受,然後不斷的修正,
這樣我們就會有更深層的體會,
也許,我們就可以離「開悟」、「平靜」更近一些了。
這一切的內心感受,都將在自己的內心進行。

我們學佛不必以「達人」的姿態,還是堅持「學究派」、「專業人士」的學術理論,
不必要說出比別人更高深的話,來提升自己的修學地位。
就以單純、簡單的心思來學習,這才是方法。

故事中的「小朋友」、「大學生」不都是我們的老師嗎?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好一個夏天 的頭像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