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殺生vs吃素

一、佛教中的殺生中的「生」,是否只有指「會動的動物」而已?還是泛指所有的「生物」?就我們從小學的自然科學中,明白的告訴我們生物包括動物與植物,何以吃葷是殺生吃素就不是呢?難道佛教認為植物不是生物嗎?

  二、吃素是為了培養慈悲心,這個理論我一直覺得怪怪的。何以見得吃葷的人就缺乏慈悲心或無法培養慈悲心?


 


中台世界的回覆


佛教中將世間萬物分為「有情」及「無情」眾生,「有情」指的是有情識,能知冷熱痛癢、有喜怒哀樂等種種感受,這樣的覺性,人類有、動物也有。

   而植物則歸類為「無情」,屬於有生機但無情識,所謂生機是指能生長具有生命的現象,然而不具靈知靈覺的這一念心,不能感知冷熱痛癢,沒有快樂悲傷等感 受;在一般民間故事中的樹神或所謂的石頭公顯靈之類的事蹟,是由於鬼道有情眾生以石頭、樹木為居所,而呈現出種種感應現象,並非是樹或石頭本身所為。

   吃葷食指的是殺害有情眾生當成食物,平常的人只要是被小刀劃到一個傷口,便痛苦難忍;若是受傷,更是痛苦徬惶。所有的有情小至螻蟻大至虎狼,都知到要愛 惜自己的生命,試想當我們輕觸螻蟻,螞蟻的驚惶奔跑的怖畏,跟我們遇大難時奔逃的心情是一般無二的。「勸君莫打枝頭鳥,一般骨肉一般皮。」這些動物也都有 他們的親眷,也都貪生怕死,臨刀被害的的驚惶恐怖與我們又相差幾希。


  做任何事總有一個目的道理,提倡要吃素,首要在「發心」。有 些人因為健康而吃素、有些人因還願而吃素,有些人為減肥而吃素、有些人因宗教信仰而吃素……,同樣是吃素便有種種不同的發心,我們發什麼心在吃素?如果只 是為健康、為身材而發心,或許也避免了與其它眾生結惡緣的因緣,但因發心不同,果報也不同,此種發心與增長慈悲便較不相關。

  所以並非吃素的人較吃葷的人有慈悲心,也非指吃葷的人一定不慈悲,這念靈知覺的心性是人人本具的,人人都有慈悲與智慧只是必需藉種種方便而開顯,而吃素便是一個開顯慈悲的方便。

   佛法講慈悲與平等,「平等」便是尊重每一個有情本具的佛性,物我同體的觀念。「慈悲」是一種感同身受的心念,所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不管任何因緣, 對於他人的感受我都能體貼、體諒,並積極的予樂拔苦。世間輔導所提倡的同理心、人際溝通,不也都是建構在對他人的體諒中成就。

  如 果我們的發心是因為深刻感受到眾生臨刀被害的痛苦,不忍因一己口腹之欲,要雞臨刀受刎頸之痛,讓豬喪命前驚惶哭號,所以發心吃素。能夠時時感同身受,推己 及人的慈悲,便不僅是表現在吃素上而已,因為體貼體諒的心會讓自己注意言行是否傷害到他人。一顆時時都關照到他人的心,必定是慈悲、柔軟、寬容的,這樣的 人不論在那裏必定為人尊重、喜愛、樂於親近。這便是最成功的同理心、最成功的人際關係,這便是佛法當中的慈悲的開顯。

  所以吃素能長養慈悲,是指我們在吃素的當下那份護念有情的發心,能滋長我們的慈悲心。每日三餐想到因為自己的發心,護念著許多有情遠離驚惶怖畏,又怎能不法喜充滿。


 


From:凡夫
To:ctworld@mail.ctcm.org.tw
Sent:Wednesday, June 05, 2002 2:40 PM
Subject:殺生vs吃素



http://www.ctworld.org/questions/101.htm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好一個夏天 的頭像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

    好一個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